载入中...
 
 
《看见》有感
[ 2015/1/22 15:10:00 | By: 罗亚桃 ]
 

最近把柴静的《看见》又看了一遍,知道有这个主持人,是在2006年,百家讲坛最火的时候,有天打开电视,一档访谈节目,嘉宾是正当红的易中天和于丹,主持人是个不算脸熟的美女,声音轻柔,眼睛直视着对方面露微笑,仿佛能把人化掉。易中天狡黠,把难缠的问题移步换形又抛给对方:你是做新闻调查的,那你告诉我什么是真相?现场一片寂静,气氛有些尴尬,老易步步紧逼,仿佛故意让人下不来台。片刻之后,对面的美女不卑不亢、声音平和的回了一句:真相就是无底洞的那个底!给了老易一记漂亮的回马枪,就是这句话,让我记住了柴静。 
  三表叔说:一堆媒体人坐一块,立马能嗅出哪个是电视台的,在电视台里混的人大都没文化,可柴静不一样,她是个真正的读书人,看问题想事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。 
  新书《看见》的扉页上,她只用了简单的几个字介绍自己:1976年生,主持过夜色温柔、新青年,现为看见主持人。简简单单,是新闻人的利落。2001-2012,是柴静的央视十年,十年的历程呈现在别人面前的不过是简单的一行字,但对于一个个体来说,却有着独特的人生体验,有过程中不断推翻、不断重建的艰难,有一个人与其他生命的交汇与映射,有这个国家在重重矛盾中迈步的磕绊,归根结底,是自我对自我的探寻。 
  柴静的节目看见我有关注,她把刚性的新闻注入了难得的人文关怀,使其看起来更像是一件文学作品而不是硬邦邦的调查。文艺曾是她从事新闻为人诟病的弱点,她为此苦恼,也用新闻教条像绳子一样牢牢捆住自己,要克制、要冷静,要避免真相流逝于涕泪交流中,一度成为公众眼中冷酷的新闻女汉子,提问变成激烈的交锋,然而在真实的生活面前,面对忧郁的少年、丧子的母亲,她还是本能的伸出了手,那些教条突然一下子丧失了力量,困在身上的绳子自动松绑,她也不再刻意控制,跟着感觉走,记者,首先是个人。 
  她是个认真较劲的人,写这本书几易其稿,断断续续写了三年,成了出版界著名的拖拉机事件主角。她在后记里写道,写书时问六哥,一个记者在书里写那么多“我”是否不妥?六哥不愧是神探亨特张,一针见血的说了句很有文化的话:不在于你写的是不是“我”,而在于你写的是不是“人”。
  《看见》写的是关于人的故事。

 
 
  • 标签:读书笔记 
  • 发表评论:
    载入中...

    载入中...
    时 间 记 忆
    载入中...
    最 新 评 论
    载入中...
    专 题 分 类
    载入中...
    最 新 日 志
    载入中...
    最 新 留 言
    载入中...
    搜 索
    用 户 登 录
    载入中...
    友 情 连 接
    博 客 信 息
    载入中...